北京冬奧會于2月4日開幕,作為受邀觀眾,目前在北京大學擔任外教的葡萄牙人蘇永祿(Pedro Sobral)在現場觀看了開幕式。在他看來,這場開幕式無比盛大,組織工作非常細致,他從開幕式中看到了年輕一代中國人對未來的期待。
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盛況空前,是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共同努力的成果。我有幸在現場觀看了開幕式,在此,我與大家分享一些觀看開幕式的個人感受。
在新冠疫情繼續肆虐全球的背景下,中國能夠舉行規模如此宏大的國際賽事,確實是一大壯舉。這背后是無數專業人士的辛勤努力和無私付出,以及中國人民在防疫工作中的積極響應與配合。事實上,中國已經有效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蔓延。中國的賽事組織能力也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·巴赫的肯定,他在開幕式上對賽事組織工作贊譽有加。
就我個人感受而言,北京冬奧會的組織工作非常細致周到。主辦方安排了前往會場的交通工具,并提供了充足的飲食。到達國家體育場鳥巢后,主辦方還提供了毛毯、手套和帽子,以抵御嚴寒。在前往觀眾席的路上,盡管北京的氣溫已達零下,但幾十名年輕的冬奧志愿者依然戴著口罩熱情地歡迎我們,并祝我們新春快樂,這一舉動也在寒冬中溫暖了我們的心。
開幕式結束后,志愿者們在刺骨的寒風中與我們一一告別,可以看出他們也為開幕式的順利舉辦感到由衷的自豪與高興。作為開幕式的重要組成部分,志愿者的友好與熱情讓我有了賓至如歸的感覺。
開幕式的文藝表演動員了幾乎所有年齡段的表演者,是一場融合運動、音樂和色彩的視覺盛宴,精彩的演出讓人發自內心地鼓掌歡呼。作為一名普通觀眾,我根本無法想象在這盛大演出的背后需要花費多少時間與精力。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利用先進的特效技術,獨具匠心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環節,以及無比絢爛的煙花表演點燃了冬奧的氣氛。
整體而言,電影般的開幕式巧妙融合了中國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風景、春節元素和競技體育精神,完美地為這座“雙奧之城”書寫了冬奧歷史新篇章。
這是一個頌揚力量、速度、毅力和奉獻精神的夜晚,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美好期望,正如本屆冬奧會口號說的那樣,“一起向未來”。孩子們是本場的主角,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中,我們看到了對未來的期待。
從小男孩用小號吹響深情嘹亮的《我和我的祖國》,到大山里的孩子用希臘語合唱《奧林匹克圣歌》,再到最后伴著童聲合唱《雪花》,年輕運動員接棒“點燃”奧運火炬,我們清晰地看到了年輕一代肩負著希望與使命,正開創更加繁榮與和平的未來。
我們現在“正持”火炬,但很快就會“交棒”給他們。
(作者為北京大學葡萄牙語外教、澳門大學中國文學專業博士生。編譯:張榮)
來源:人民網-國際頻道 原文鏈接